首页 >> 细辛蕨属

浙江:全面迎接农田水利黄金发展期禾秆旱蕨

文章来源:徐军农业网  |  2022-08-09

浙江:全面迎接农田水利黄金发展期

2011年是“十二五开局之年,也是“水利建设年。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,积极开展“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,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主要抓手,深入推进灌区配套改造、“五小水利、百万亩圩区整治、百万亩喷微灌等工程建设。截至10月底,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2.65亿元,投工投劳209万个工日,完成土方2.8亿立方米,综合整治1万~10万方山塘1003座,完成渠道衬砌5100公里,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54%和102%;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,其中新增微喷灌面积21万亩,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0%和 210%;扩大灌溉面积37.8万亩, 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5.98万亩。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政府主导谋水利,科学治水兴水利,全民动员办水利,脚踏实地干水利,建章立制管水利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
农田水利正在迎来历史上少有的黄金发展时期。今年年初,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聚焦水利改革发展,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,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,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,具有很强的公益性、基础性、战略性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,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,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;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、供水安全、粮食安全,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、生态安全、国家安全。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,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,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,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河口实蕨取10%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。7月8日~9日,中央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,再次强调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,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,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,并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列为治水安邦六大任务之首。

在浙江,省委、省政府接连出台《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《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。10月10日,省委、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,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,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,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。要突出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,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;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,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已经成为全省各级的行动共识,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,出台相应政策和保障措施,努力推动农田水利实现跨越发展。

意义重大 任务迫切

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,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,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。浙江人多地少,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,特别是随着我省工业化、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大,加强农田水利建设、保障农业发展,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。

“十一五期间,我省各地、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部署要求,按照“查漏补缺找薄弱、区域协调求平衡、完善体系保长久的工作思路,累计投入农田水利200多亿元,相继实施了防洪、排涝、灌溉等一大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,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全省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3.2亿方,改善灌溉面积749万亩,新增灌溉面积109万亩、旱涝保收面积81.8万亩、节水灌溉面积562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17平方公里。

我省农田水利虽已取得长足进步,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,当前我省农田水利建设还相对滞后,标准偏低、管护不力、设施老化和功能弱化等问题较为突出,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,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瓶颈,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。

四大任务 注重实效

具体而言,“十二五时期,我省农田水利将着力抓好以下四大主要任务。

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水利设施建设。按照水利条件合理布局农业“两区,落实农业“两区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,完善灌排配套渠系,“两区内骨干灌排渠系建筑物配套率达到100%、工程完好率达到90%以上,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旱涝保收、稳产高产,确保现代农业园区防洪排涝灌溉标雪花丹准达到相应农业生产要求。

加快“百万亩低洼易涝圩区整治工程建设。按照“总体规划、因地制宜、突出重点、分步实施的要求,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骨干工程建设,对易洪易涝问题突出的我省粮食主产区杭嘉湖圩区先行实施整治。“十二五期间,力争完成杭嘉湖圩区综合整治200万亩,配套加高加固圩堤2000公里,扩建和改造圩区排涝泵站 5.5 万千瓦。

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。“十二五期间,开展 30个以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,示范推动“一高四小工程建设,新建和改造一批高效节水灌溉、小山塘、小堰坝、小机埠、小沟渠,囊粉花属完成小型水库和山塘综合整治 6000 座以上。通过竞争立项,优先安排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、示范带动力强的项目,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建设“卡脖子和“最后一公里问题。

深入实施“百万亩喷微灌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。按照一年一县一示范、三年连成片、五年成规模的要求,加快“百万亩喷微灌工程为重点的节水灌溉建设,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,“十二五期间建成喷微灌示范区100万亩。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、设施农业区、饮用水源地、低丘缓坡和经济园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。加快以灌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田间工程配套建设,积极推广节水省地的地下管道技术,“十二五期间完成农田渠道改造25500公里。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,继续开展作物灌羊脆木溉和耐淹试验,建立墒情测报系统,提高灌区服务水平。

厘清思路 明确目标

思路决定出路,是做好工作的前提。经充分调研、论证,我省确立了“十二五农田水利建设思路。即: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,以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化建设为主线,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主抓手,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,以灌区配套改造和圩区综合整治为依托,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为动力,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着力完善管护运行长效机制,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、促进农业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,为现代农业发展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
按此思路,“十二五期间,我省计划多渠道筹措农田水利资金483亿元,加快推进灌区渠系及配套建筑物、高效节水灌溉、小型水源、农田防洪圩堤、农田灌排河沟、排灌泵(闸)站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。全省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25万亩,扩大灌溉面积300万亩,新增固定式喷微灌100万亩,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域灌溉保证率达到90%以上,旱涝保收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从60%提高到70%以上,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从9%提高到20%,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.56 提高到0.58 以上。

三大保障 重在执行

为切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,我省将着重在强化规划引领、加大资金投入、落实责任考核等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。

强化规划引领。充分发挥浙江省水利发展“十二五规划和农田水利“十二五规划作用,统筹流域与区域、城市与农村、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需求,协调好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关系,强化规划权威性、指导性和约束性,兴利除害结合,防灾减灾并重,治本应急兼顾。探索建立各涉农部门沟通合作机制,按照“建设标准统一,资金渠道不乱、用途方向不变、优势综合互补的原则,整合资源,形成合力,更好地发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效益。

加大资金投入。计划“十二五期间,全省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到483亿元。为保障农田水利建设资金,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省里明确各级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%的比例设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,定向用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,并明确了使用的具体项目和范围。针对土地出让收益分布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区域的不匹配,省政府明确各地(不含宁波)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照20%上缴省级统筹。

落实责任考核。通过建立和推行科学、统一的农田水利建设标准,分解落实相关指标,建立全省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考核制度,层层落实责任,以县级为单位实施年度考核。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评比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、水利“大禹杯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。督促各级建立以财政安排为主导受益区群众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,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发挥预期效益,经得起社会检验和水旱灾害考验。

两大改革 立足长效

水利工程要长久发挥效用,必须有体制机制做保障。浙江作为全国“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、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两项改革试点,在农田水利方面主要体现在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,扭转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缺位的局面,提高服务农业“两区建设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能力;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,提高基层水利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,加强对基层水事活动监管、指导和服务。

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,目前,我省小型水利工程良性管护机制尚未建立。面广量大的小塘坝、小机埠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没有设立管理机构。管护主体不明确,权责利不清,管护人员和经费不落实,全省20余万处村级小型水利工程几乎处于失管状态,致使我省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,运行难以为继,效益衰减。

为此,我省将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,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,落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补助,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。探索建立“以大带小、小小联合的区域化集中管理模式,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制度。

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,目前我省乡镇和村级的水利公共服务总体较薄弱,与农民群众改善农村水利条件、水利环境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,存在明显差距。我省现有1000多个基层水利管理机构,其中80%已被并入农业综合服务站,机构不健全;原核定编制没有完全落实;限于各种原因,基层水利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;长期以来,“集体建设、集体所有、集体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,作为主要受益对象的农民群众参与管理意识淡薄、积极性不高、主动性不强,村级涉水事务管理缺位。

为此,我省将着力构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。建立健全流域(区域)水利站,完善乡(镇)水利站和乡(镇)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内设的水利站,形成“条块结合、以条为主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布局,强化基层水利站水资源管理、防汛防台抗旱、农田水利建设、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。科学核定基层流域(区域)水利站人员编制,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。探索建立首席水利员制度,开展基层水利员知识更新轮训,不断提升水利员队伍整体素质。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管理模式,推广农民群众自我管理的民间水利组织,组建一支稳定的农村水务员队伍,确保全省2000多亿元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。

责任编辑:艾格农业
景县华帝油烟机维修
贡山大宇洗衣机维修
白云鄂博松下电视维修
永春长虹油烟机维修
盈江干洗机维修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