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赤竹属

补贴周期长企业造林亏损海南海防林仍存未愈伤疤澳洲坚果

文章来源:徐军农业网  |  2022-08-24

补贴周期长企业造林亏损 海南海防林仍存未愈“伤疤”

9月13日消息:“十年前走访全岛,可以说,部分市县几乎没有一片完整的海防林,但现在到处是绿树成荫,令人欣慰。”站在儋州的海边,望着轻风吹拂沙沙作响的茂密树林,海南环保世纪行活动成员、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委员杨斌感慨万分。

在海南岛沿海一圈1823公里的海岸线上,环绕着一道由防风林构成的绿色长城。近日,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即组织开展《森林法》及《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》实施情况暨海南环保世纪行活动。检查组实地走访文昌、琼海、三亚、东方、昌江和儋州6个市县时发现,海防林建设十年内变化可谓“翻天覆地”,多数海岸带防护林林相整齐,宽度和密度达到了建设标准,乱砍滥伐海防林现象得到遏制。

但强力修复的伤口,也留下一些尚未痊愈的伤疤。如,由于全省海防林地75%为村集体所有,又大部分分包到农民、个体户手中,因此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村民、企业的经济利益又成为新的难题。同时,企业造林投入巨大,往往收支难以平衡,造林意愿不高。

种不活的海防林?

部分地区种植不规范、监管不到位,造成资金浪费

“10年前我来东方调研,海岸带几乎被虾塘占满,想找一片完整的海防林都找不到。”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委员杨斌笑着说,如今再来看,退塘还林工作做得很到位,新龙镇道达村的海边走了几公里都是宽达数百米的海防林。

但部分地区海防林存在窄带、残带、断带情况。八所镇剪半园村至港门村一带海防林稀疏,最窄处仅有一排木麻黄树,而从八所港到四必村一带海防林,还有多处明显断带;在感城镇温氏养殖场附近海防林带上,也有一处长达300米的断带、残带。

在温氏养殖场附近的这片海防林地,记者现场看到,因为种植批次不同,木麻黄树的长势也高低错落。除了寥寥数棵成熟木麻黄树之外,大部分还是刚种下的及膝高的小树苗。检察人员仔细查看后发现,木麻黄幼苗多数枯萎发黄。

斑秃的海滩,凌乱的碎石,青黄不接的植被,构成了这一片海岸荒凉的图景。

“木麻黄是最’贱’的树种,基本上有点水都能活,树苗存活率低于60%就属于造林失败了,这里补种的木麻黄,活下来的恐怕连10%都不到。”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委员李建国一边说,一边试着提起一株枯死的木麻黄苗。结果幼苗轻易就被提起,根部还包裹在黑色的塑料育苗袋里,而树苗离开的沙地上只有一个浅浅的坑。“种植深度不足标准的三分之一,怎么保水?树根育苗袋都没撕掉,就像给人头上蒙上塑料袋,能喝水、能呼吸吗?”

“政府给的补贴资金里面已经包括了种植土、肥料、的水成本等,但从种植不规范的情况看来,补贴没有完全用到实处,造成花了大力气,还浪费了国家资金。”李建国手心捧着枯死的树苗说道。他建议,种植海防林时要加强技术监督,种植树苗不仅要“拆袋”,而且要在树苗周边培入更多的营养土、浇足固根水,才能提高存活率。东方市林业部门表示,将继续在断带处补植补种,并套种大叶相思、马占等多个树种,预计今年内将完成断带补植计划。

【探索:造林如何兼顾各方利益?】

昌江:首创“林瓜套种”模式

穿行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中,连绵不绝的海防林遮天蔽日,树干如大腿粗细,地上堆积的针叶厚可达10厘米。置身林间,连空气都带着清幽的凉意。

昌江用创新的“林瓜套种”模式,在海尾至新港地区一带超过40公里的海岸,建成了3万余亩参天的木麻黄。

谈起造林的经验,昌江黎族自治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,由于海防林的土地多为农民承包,单凭发动村民力量去造林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因此在1998年,昌江引进海南西岸乡村庄园俱乐部有限公司,统一开展造林项目。

1

托运轿车